2023 石川知弘 演講筆記 --- 骨の呼吸




如何成功重建 3D 的骨頭型態
  • 根據 Plonka 2018,及 Mish 2021 年的 decision tree。
  • 許多術式能達成 vertical bone augmentation。 GBR  在不同作法間,都會納入考量的方法之一。
  • 代表 GBR 是很可靠且廣為接受的垂直補骨方法

垂直補骨有那些方法 及效果呢?


根據 Urban 2019 的 meta-analysis 可以發現
  • GBR, bone block,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都可有效的補垂直高度
  • GBR 可以得到的效果
    • vertical gain:4.18 mm  (第二名)
      • 第一是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
    • complication rate:12.1%  ( 最好 )
      • 最差的是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,高達 47.3%。就是一半的案例都有問題。
  • GBR 跟 bone block 比較,有顯著更多的 垂直骨增生。


垂直補骨後,長期的穩定性如何?


Bone resorption after vertical bone augmentation
  • 石川醫師列出 9 篇文獻,垂直補骨多年後,大約會吸收 1 mm 上下。最多 2 mm。


因此導出 3D GBR 的目的
  • increase possibility  (增加能植牙的可能性)
  • improve comfort      (改善最後結果的舒適性)
  • esthetics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美觀)


GBR 垂直增高的長期效果
  • 62 歲病人案例,右下一開始的 bone height 只有 1.84 mm,完全無法放任何植體
  • 經過 vertical GBR + FGG 之後,成功的重建三顆 10 mm 長的植體。
  • 14 年後的追蹤,可見 bone level 維持的很穩定。


垂直補骨的長期穩定性   [ Urban IA. JOMI 2009; 502~10 ]
  • vertical GBR 之後,一年時骨頭會有 1 mm remodeling
  • 1 年之後直到 6 年,GBR 的骨頭都很穩定。


結論
  • GBR 再生出來的骨頭,可以長期穩定的支撐植體
不過不是植好就沒事了


重點:oral hygiene 要維持非常的好



老師的衛教師有一直教導要使用
  • 牙線
  • 單束毛牙刷
  • 用漱口水牙齦下沖洗
  • 定期用超音波洗牙
  • 每三到四個月要做維持性治療
要做到上面,才可維持 20 幾年的骨頭穩定


因此雖然說 GBR 再生出來的骨頭,可以長期穩定的支撐植體
   
         " 病人 跟 hygenist 一同努力 "
  
才可以做到的長期的效果


GBR 之後 20 年的追蹤,結果仍然很穩定
  • 所以 GBR + implant + 每 3 個月定期保養
  • 可以提供病人生活的改善,及長期穩定的結果

3D GBR 的目的: esthetics


美觀區的補骨,目標是什麼?
  • 水平 跟 垂直 骨增補都要考量

案例:23 歲,十年前車禍
  • 前牙牙齒裂掉
  • 明顯軟硬組織流失
  • tx plan: 11 21 22 implant


先建立實際的目標,及 空間要如何處例
  • 要先 wax up 最後型態
  • 用 temp 去確認有多少組織缺損


Buccal bone thickness 是美觀的關鍵 [  Grundr U. IJPRD 2005  ]
  • 正中門牙之間的 buccal bone 厚度,要多加 2 mm 厚度,才能對抗 recession 及 papillae loss
    • 等於 implant 往外要有 4 mm 厚度


vertical height standard (intra oral)
口內骨頭垂直高度的標準
  1. IHB ( contact point 到 bone 的距離 ): < 4 mm
  2. Bone peaks 連線:兩側骨頭最高點連線,是骨頭可以補到最高的地方
  3. 3 mm from platform:這是植體 buccal bone 骨頭要補到的位置。

2010 IJPRD 石川老師案例  [  Ishikawa T. IJPRD 2010 ]
  • 1st op
    • 植牙同時用 ti mesh 做 vertical GBR
  • 2nd op
    • 因為 papillae 之間骨頭高度仍不足,
    • 用 healing abutment 當 tent,加上 ti mesh,再補一次 vertical GBR.
  • 結果
    • 假牙非常漂亮,papillae 幾乎快跟對稱牙一樣了
    • 側邊前後對照圖:可以看到軟硬組織總體 vertical gain,將近有 6 mm
  • 一年 x ray 前後對照圖
    • 可見 interproximal bone 有補超過 implant platform
    • 奇怪的地方是,植了三顆植體,沒有全部接出來。而是接 11 x 22。
    • 有可能沒全部接出來,結果比較好。不過只是猜測,要問石川老師才確定。

再放一個後牙 vertical GBR 的案例
  • 作法跟上面案例幾乎一樣,追蹤到十年以上。
  • 因為是後牙的關係,不考量美觀因素,只要將骨頭補平即可。



補骨標準,前牙跟後牙不一樣
  • 後牙的骨頭,補到 implant platform 平即可,因為只要有足夠的健康即可
  • 前牙的骨頭,為了美觀因素,papillae 之間的骨頭要到 implant platform 以上。因此除了拉平骨頭高度,還要多補出 papillae 下的 bone height


重建 buccal bone,為了支撐植體之間的 papillae
      承襲 Ulei Grunder 的想法  [  Grundr U. IJPRD 2005  ]
  • 在上顎前牙正中門牙間的 buccal bone ,要補的特別的厚 ( 4 mm)
  • 這塊很厚的骨頭,是為了將 contact buccal site 的 papillae 撐高
  • 因為視覺上,我們看到的 papillae 是有一塊肉,在 contact 的 buccal site 可以填滿牙齒間的 embrasure
    • 如果 papillae 較高的牙肉偏向 contact 的 palatal site,視覺上看起來仍會有縫隙的感覺

overbuilding buccal bone 可以長期維持著
  • 老師用 6~7 年的 x ray follow,證實這塊 overbuilding 的 buccal bone,可以維持 7 年


正中門牙 跟 側門牙,之間的 buccal bone 一樣要 overbuilding
  • 只要是上顎前牙,相鄰植牙時,植牙之間的 buccal bone 建議 overbuilding
  • 較能重建出植體之間的 papillae


美觀跟非美觀區,補骨重建不一樣
  • 美觀區為了重建 papillae,需要 overbuilding papillae 的 buccal bone
  • 非美觀區,只需重建出可以放置植體長度的骨量即可,不需 overbuilding papillae



內外補骨  哪個難?
  • internal GBR , 內側性補骨
    • 指在 housing 內的補骨
  • external GBR , 外側性補骨  (難難難)
    • 指在 housing 內的補骨


External GBR 為何比較難
  • space making
  • flap management
  • healing potential


Space making 


再生膜選擇
  • Barrier membrane 有相當多種,但空間維持能力很不一樣
  • Sbricoli L 2020 的 review:可吸收 membrane 的研究多很多,不可吸收的漸漸變少,可見大家愛用可吸收膜。


用可吸收膜,在 crest 的骨頭會被壓掉很多
      Mir-Mari 2016 
  • 單獨使用可吸收膜,在 crest 的骨頭會被壓掉 - 42%
  • 加上 pin 或 block ,壓掉的較少 ( -13~23% )

使用 pin 固定的重要性  [ Mertens C 2019  ]
  • 單獨使用可吸收膜,在最 crest 的骨頭會被壓掉 - 63%
  • 可吸收膜 加 pin,壓掉的量: -32%
  • 鈦條-不可吸收膜 + pin: - 3.7%
  • 可見有加骨釘,可以明顯減少補骨的流失。鈦條-不可吸收膜還是效果最佳。


骨釘對 內側性 及外側性補骨的影響
  • 內側性補骨 有無 骨釘:- 22.9% vs. -42.8% 
  • 外側性補骨 有無 骨釘:- 32 % vs. -63.5% 
  • 可見有骨釘都明顯有幫助


三種可以撐出空間的 GBR 方法
  • Sausage technique
  • TR nonresorbable membrane
  • Ti mesh


Collagen membrane for Space making


Sausage technique
  • 使用的再生膜是:native collagen membrane
  • Urban 2013 研究:水平補骨量,平均可達 5.68 mm。
    • 這個效果,在可吸收膜再生膜研究裡,是非常驚人的量

石川老師 Sausage technique 案例
  • 一開始 最 crest 的 bone width: 1~2 mm
  • 手術中,骨頭寬度建立到 8 mm 以上


奇怪的地方:補骨一年後骨頭吸收
  • 手術當完成時,補骨的量相當多
  • GBR 一年後,高度跟寬度都流失許多
  • 聽不太懂老師的解釋,可能是個案。臨床上的確也是有這個可能問題
  • 老師似乎懷疑是否是因為用的是 native collagen membrane 抵抗不了壓力
ps. 四年前石川老師來台時,沒有講到這點,只說 Sausage 不錯。
可能這段時間有遇到問題,讓他開始反思可能問題


Ribose cross-linked collagen membrane
  • 老師開始使用 長效型再生膜( Ossix plus ) 做外側性補骨
  • 再生膜特色是:本身可以成為 ossification 的地方


下顎後牙區,不同再生膜水平補骨的比較  [ Friedmann A. Materials (Basel) . 2021 Dec 29;15(1):238]
  • 比較
    • BioGide 加 BioOss,再加 4 個骨釘
    • Ossix plus 加 BioOss
  • 結果
    • 長效再生膜組,不用加骨釘,new bone formation 最多
    • BioGide 加 BioOss 加 4 個骨釘,似乎沒有額外的效果


石川醫師再放一個用 長效再生膜的案例
  • 一年後的 CT,骨頭長得很多
    因此老師後來幾乎都是使用長效再生膜
    用可吸收膜也不用骨釘了



TR- nonresorbable membrane


不可吸收膜最大問題:membrane exposure
Machtei 2001    
  • exposed 後,幾乎沒長什麼 new bone
  • 不過這研究用的是 e-PTFE membrane

d-PTFE membrane
  • 孔洞只有 0.2 mm,因此可以抵擋細菌穿透再生膜
  • 因此發展出 open membrane technique

e-PTFE vs. d-PTFE
Ronda 2014
  • 補骨效果,兩種再生膜類似差不多
  • d-PTFE 比較好移除


不可吸收膜感染怎麼辦?


New PTFE exposure 的分類
Rocchietta I. 2020
  • early exposure ( ≤ 60 days  )
    • 有感染:
      • 再生膜立刻移除 + 可吸收膜 + 吃抗生素
    • 無感染:
      • 每週回診清洗
      • 出現感染症狀,或 exposure 範圍擴大:
        • membrane 移除無感染 + 去掉感染骨粉 + 可吸收再生膜
  • late exposure ( > 60 days )
    • 有感染:
      • 再生膜立刻移除 + 可吸收膜 + 吃抗生素
    • 無感染
      • <  5 個月:跟 early exposure 處理方法一樣
      • > 5  個月:移除再生膜,準備植牙
  • exposure 後,有足夠骨頭植牙嗎?
    • YES:等骨頭完全長好 (6~9 months),準備植牙,要預備再次補骨及補肉計畫。
    • NO :等 3 個月,軟組織長好及初期骨頭成型,再次 GBR


感然案例:46歲女性
  • 兩週前 GBR,有感染
  • 失敗原因
    • flap design 有問題
    • membrane 操作有問題
    • tension releasing 不足
    • suture 有問題
    • 補骨材料被污染
    • 周圍牙齒傳來的感染
    • 不當的術後管理
  • 這個案例骨頭都流失,後來用 sinus augmentation 完成案例



Ti mesh introduction


ti mesh review
  • Boyne 1971 開始應用鈦網在補骨手術
  • exposure rate 
    • von Arx 1996: 很高,有到 50%  (這個有點太高了)
    • Roccuzzo 2004: 20%
    • Proussaefs 2006: 35%
    • 平均大約在 30% 上下
  • 搭配的 bone graft
    • 1:1 自體骨+BioOss,8 個月後有 36% new bone
  • Funato 跟 Ishikawa 2013 paper
    • ti mesh + cross link collagen membrane + PDGF,可以不受限骨缺損大小,重建出 3D 骨頭型態。

案例:14~22 缺牙
  • GBR:  13 14 ti mesh,12~11 長效可吸收膜
  • 17 年完成後的追蹤,臨床照跟 x ray 都很穩定

石川老師新研究 in prepare
  • implant 同時 ti mesh GBR
    • vertical bone gain: 5.2 mm
    • complication rate: 19%  (1/5)
      • 4 個 early exposure, 4 個 late exposure, 1 implant 感染移除, 1 implant 沒骨整合。
  • ti mesh 垂直骨增高後,長期追縱研究
    • 平均追蹤: 9 Y 4 M
    • Marginal bone level change: mean “ 1.27 mm ”
    • 代表鈦網垂直補骨,長期很穩定


老師文中的案例,證實鈦網長期效果很好

patient 20: 
  • bone level 補骨前 -2.3 mm,九年後 - 1.6 mm
  • 九年骨頭都沒變化

左下案例:34~38 都沒牙,bone height 只有 1.71 mm
  • GBR 後,bone height 達 11.25 mm
  • ti mesh 缺點
    • 骨頭長到鈦網上面
    • 要用骨刀去掉多的骨頭,才能移除鈦網
    • 案例等一年,時間短一點可能比較好拆鈦網
  • 建議植牙時,都要做第二次 GBR ,也要保存 soft tissue
  • 追蹤至 11 年,骨頭高度很穩定



如何使用  ti mesh & collagen membrane 



ti mesh 手術技巧
  • 3-D adjustment of ti mesh
  • plcement of ti mesh 
  • fixation
  • placement of membrane


鈦網 3-D adjustment
  • 用 mesh pliers 去 bending


美觀區鈦網塑形的 " 挑戰 "
  • 前牙區的 arch 是弧型的
  • 所以鈦網也要塑形成有弧度


美觀區鈦網塑形的 "方法"
  • individual strips
    • 分成好幾段,分別固定
  • incompletely cutting along the line angle
    • 在 line angle 切開重疊,實作課的重點
  • ultra flex mesh
    • 小花鈦網,本身可以直接彎曲成有弧度的樣子

鈦網 3-D 塑形夠好,可以不用骨釘固定
  • 四年前石川老師就教我們這招

鈦網固定法
  • with fixation
    • 當鈦網本身就很穩定時,可以不用骨釘
  • self tapping screw

鈦網垂直支撐的方法
  • fixation screws
    • 可用 tenting screw 撐住高度
  • implant (cover screw)
    • 植體本身可以當作 tenting screw
  • healing abutment
    • 2~3 mm 高的 healing,可當支撐

fixation screw 技巧
  • 固定的位置:要超過 2 個
  • 固定的地方: mesh 接觸骨頭地方
  • 不要鎖的過緊
  • 鈦網沒有接觸骨頭處:用更長的 screw,穿過骨粉去鎖


鈦網的再生膜使用要點
  • collagen membrane
    • 老師建議使用長效再生膜,因為下次拆鈦網時,軟組織較不會長進鈦網洞洞裡,會好移除很多
    • 老師的案例,在 crestal area 用 Ossix plus。在 apical 用 BioGide。
  • cover everything
    • 看到骨粉的地方,都要蓋著
  • don't touch adjacent tooth roots
    • 可能因為使用的是長效再生膜,所以不要碰到牙根

案例:38 歲,12~22 missing
  • 評估骨頭位置:要做 wax up,口內 try in。
  • 植牙要放在哪裡
  • 缺損有多少
  • 補骨是美觀成功的關鍵
  • vertical height standard
    • upper lip, contact area, line connecting bone peak, 2~3 mm from platform
  • horizontal standard
    • platform 外要有 2 mm 厚度
    • 在 papillae 位置的 buccal bone,要多超出 2 mm
  • 用 oveate pontic 去塑形,壓住 emerency profile,直到 abutment 接出
  • 十年追蹤,刷牙很好,有穩定的骨頭跟健康牙肉

  不過老師現在也不太用鈦網了,因為現在都用 Honeycomb membrane


将来的展望 - Honeycomb membrane


Honeycomb membrane 特性
  • pure titanium, Grade 1
  • 厚度: 20 µm
  • 孔隙:孔洞大小 20 µm,孔洞間隔 50  µm,形成蜂槽狀個格子
  • 鈦條:中央 ti mesh 分成有鈦條,或沒鈦條。
    • 老師實作課建議, 鈦條部分要朝骨頭方向

為何使用 Honeycomb membrane
  • 老師秀一個影片,將 membrane 放上去時,可見血液可以穿透再生膜。
  • 代表血供很好,對骨頭生長很有幫助。

Honeycomb membrane 3-D 調整技巧
  • 參考文獻:Ishikawa T. J Oral Implantol 2021 1;47(5):411-419. 

Honeycomb membrane 成效
  • 100 個案例
  • Complication  (根據 Fontana 2011 分類)
    • 7 個 healing complication
    • 0 個 surgical complication
    • 重症 complication: 1.0 %
  • 跟 Lim G 2018 review article 的 complication rate 約 17.6% 相比。Honeycomb membrane complication rate 低很多


關於 Honeycomb membrane,是否 complication 比較易感染,及如何處理
我在實作課有詢問老師
  • 老師覺得 比 cytoplast exposed 之後,結果更好。比較不感染的意思
    • 但是,老師沒有什麼 exposed 的經驗
  • 處理方法:比照 cytoplast exposed 的方式


Honeycomb membrane 等於
ti mesh 的 塑形能力 
      加上
TR membrane 的操作容易

這就是為何老師少用鈦網,改用這個的原因



Flap management


Posterior mandible


減張方法:Urban technique lingual flap releasing
  • zone I:抬高 retromlar pad
  • zone II:撥開 lingual flap
  • zone III:  dissect periostum only
    • 石川老師不做 lingual vertical incision,只往前延伸 intrasulcular incision
    • flap 要翻的夠深,一般要到牙齒根尖處
    • 這邊只能切開 periosteum,要切,但不能過頭。才可以有效的減少張力。


案例
  • 右下缺牙區,vertical bone gain 達 7.6 mm
  • 要有經驗才能做這邊垂直補骨,不然會開掉。
  • 16 個月後,骨頭長很好


下顎後牙垂直骨增高,最多建議 小於 “  6 mm  ”
Felice P. IJPRD 2021
  • vertical augmentation 量:越大
  • graft 到 骨面的血液供應:越少
  • 生長的 biologoical active bone:越少

案例:上 22 vertical defect
  • 第一次用 鈦膜垂直補骨:有 vertical bone gain,但 apical 部分長不好
  • 第二次,植牙+補骨:
  • 結果很好,到四年後的 CT,植牙外側都有骨頭包覆。

成功關鍵
  • 骨傳導供給源有確保住

案例:下顎後牙 CT
  • 補骨後 16 個月,vertical bone gain 達到 7.73 mm
  • 超過 Felice 文獻建議,因為這案例 basal bone 寬度夠寬,能提供較多的骨生長面積


Healing potential 有限的區域,對應處理方法
  • 增加骨傳導面積: 效果 佳
  • Decortication:       效果 普通
  • 增加自體骨比例:效果 極佳
  • 使用 生長因子 :   效果 普
  • 多次 GBR :              效果 最好


老師秀一些垂直補骨量很多的案例
  • 將一些完全無法植牙的條件,經多次補骨後,可以植牙。
  • 可能還是需要用到 短植體
  • 需要多次補骨的機會很高,初期規劃就要想到。



Anterior Maxilla

減張方法:
  • Urban suborbicularis preparation
    • 將上唇  suborbicularis 內側的 flap 轉出來,才可以減少張力。
  • papillae shift 


suborbital nerve
  • 上顎減張注意眼窩下神經
  • 影片:在做 canine 附近 tension releasing 時,常常可以看到神經。此處要很小心的慢慢撥離 scar & fiber。不要拿著刀片亂切。

上顎 crestal incision
  • 要偏向 buccal site,翻開後才能將 palatal site 提高
  • 當放了很多材料時,palatal flap 會被推到更 palatal,因此減張要更多,才可讓 buccal / palatal 鬆鬆的碰到。
  • 放完材料後,flap  要仍達到 roll to roll surface contact ,才是足夠。
  • 關起來後,可以看到 MGJ 往 palatal 偏移很多。
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