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 石川知弘 演講筆記 --- 肉の呼吸


要完成最終漂亮的重建,補肉這段路反而困難且關鍵
這段厲害的地方,就是將垂直缺損,仍可將軟組織恢復美觀

所以說老師的補骨是神技,那補肉就是精髓
讓我們繼續老師精髓的內容


補骨就足夠達到美觀嗎?

  • No
  • 前面的案例,在補骨之後,都還經過多次補肉,才能有美觀的結果


老師引用幾篇 Zero bone loss 的 paper 
Linkevicius. 2010. Pulsys A. 2015. Zheng Z. 2021
  • soft tissue 厚度要超過 3 mm ,才能維持 bone level 穩定
  • implant 周圍要有 3~4 mm biological width 的軟組織厚度,才不會造成 bone resorption
  • 案例:46 47 missing,骨頭很好
    • 植牙同時補 vertical soft tissue thickness
    • 3.5 年後,bone level 都很穩定。


GBR 之後的軟組織會更薄
Iasella JM. JP 2003. Kirkland G, IJPRD 2000. Vance GS. JP 2004
  • 42 鈦網案例:可見 mesh 從內部透出,代表肉很薄
  • 植牙當下,骨頭長得非常好。還是同時放塊 CTG 補厚牙肉
    • 也能在二階前將肉補厚
  • Final:美觀的牙肉型態



角化組織的必要性 

多顆植牙的案例:46, 44, 41, 31, 41, 46
  • lower anterior & lower left 有做 FGG
  • 下顎右側後牙區,因為取了太多 FGG。老師覺得擔心病人太痛。右側就沒有補 KM 了
  • 植牙完成後 6 年:右下開始有 peri-implantitis,其他區域沒事
  • 建議拔掉重來,病人拒絕。因此改治療植體牙周炎,修掉露出的螺紋,再補塊 FGG。這區植牙就維持穩定。
  • 心得:植牙時就補 FGG,之後也不用在多做處理。


植體 KM 重要性文獻
  • 下顎缺少 KM ,會比上顎更容易有 peri-implantitis
    • Monje A. CIDRR 2019.635~643
  • 植體缺少 KM,會更容易有 plaque,發炎、recession、骨頭流失
    • Lin GH. JP 2013. 1755~
  • 有適當的 KM,較不會有 peri-implantitis
    • Longoni S. JOMI 2019
  • 結論:植體周圍要有 最少的 KM。當有病變時,用手術補寬 KM 能有效改善症狀
    • Sanz M. COIR 2022. 33~



齒槽堤欠損 - alveolar ridge deficiency


案例:22 missing,
  • 軟組織凹陷,骨頭明顯不足
  • 經過 GBR 加 補肉後,結果很好


案例:12~23 missing
  • GBR 將 buccal bone 補出足夠厚度
  • 再用 onlay CTG, CTG 補出缺牙區跟 buccal soft tissue 厚度
  • 11 年追縱,美觀功能很穩定


alveolar ridge deficiency 結論
  • 齒槽堤欠損,吸收的不僅是 硬組織,“ 軟組織 ” 也喪失
  • 要達到理想的重建,不僅要補骨,軟組織 補厚 也是必要的



乳頭再建  --  Papillae augmentation

inter dental papillae vs. inter implant papillae
  • 自然牙之間,跟植體之間的 papillae 高度,究竟差異在哪裡


自然牙之間的 Papillae   [  Chu SJ. IJPRD 2009 ]
  • Papillae height:是 4.3 mm,大約是 4 mm

植牙之間的 papillae 高度
  • Salama 2007
    • 植體之間的垂直 soft tissue 高度限制:3.5 mm
  • Tarnow 2003
    • 植體之間的垂直 soft tissue 高度:3 mm
  • 上述的測量方式,是用 probe 量,從 papillae tip 到 bone crest 距離 。並非臨床上看到,有 scallop 突起的 牙肉


臨床口內看到的 Papillae 的距離是什麼? [ Luo R.JOMI 2022 ]
  • 臨床上看到的 papillae:是從 papillae base (大約是 buccal gingival margin),到 papillae tip 的距離。
  • Luo 的研究用臨床照片,測量植體之間的 papillae base 到 tip 的距離
    • 發現植體間 papillae height: 2 mm
  • 這個高度才是影響口內看到 gingival scallop 的型態因素


inter dental papillae vs. inter implant papillae
          4 mm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vs.           2 mm
  • 植牙間的 papillae 高度明顯比牙齒低許多,沒特別增補時,高度很低。



植體間能否重建出更高的 papillae 嗎?
  • 石川醫師放了多了相鄰植牙完成後的案例, 口內的 papillae height 可到 3~ 4 mm 高。
  • 需要經過 soft tissue augmenation,跟 soft tissue sculpting 才能達到



病人都很在意牙縫露出嗎 ?


有黑牙縫在正中門牙之間時,縫多大會很在意 ? [ Kokich VO. 1999 ]
  • 矯正醫師:2 mm
  • 一般人 及 GP :3 mm


papillae height 高度,多少會在意 ?  [ Kokich 2006 ]
  • 此處 papillae 高度不同,但沒有牙齒間的縫露出。
  • papillae height 單側變短,比較 不好看
    • 矯正:超過 0.5~1.0 mm 變短,覺得不好看
    • GP:超過 0.5 mm 變短,覺得不好看
    • 一般人:超過 2 mm 變短,都沒發現不好看
  • papillae height 兩側都變短,比較 好看
    • 矯正:超過 1.0 mm 變短,會覺得不好看
    • GP:變短了,都沒有發現不好看
    • 一般人:超過 1.5 mm 變短,會發現不好看
  • 代表什麼:每個人對 papillae height 的在意程度很不一樣 


審美性:病人的要求很不一樣
  • 有些人治療前就一堆牙縫,都不在意 牙縫 跟 papillae 長短
  • 有些人一開始沒牙縫,有牙縫就受不了
  • 有些人一開始有牙縫,也很在意有牙縫


案例:34 歲男生,下顎前牙缺 41 42
  • 初診就說很在意未來牙齒縫細間,是否會有牙縫
  • 治療方式:
    • 垂直 GBR:等 6 個月之後,垂直跟水平骨頭長的很好
    • 軟組織增補:在 bone crest 放 CTG,增高 vertical soft tissue thicness
    • gingival sculpting
  • 結果:implant  vs.  pontic  vs. tooth
    • implant:旁邊的 papillae height 還是比較短
    • pontic:vertical soft tissue 厚度,明顯比植牙區的高出許多
    • tooth:旁邊的 papillae 高度還是最好的
    • 假牙:有理想的厚度與 emergency profile
  • 為何病人在意下顎牙肉呢
    • 病人下顎牙齒之間的 papillae 露出來的更多。
    • 因為隨著年紀變大,下顎牙齒露出來的更多。

植體間 papillae augmentation 階段與方法

  • 3-D bone augmentation
  • 3-D soft tissue augmentation
    • tuberosty CTG, de-FGG
  • correction of MGJ distortion
    • APF, Urban tech, Onlay CTG, IPG 
  • Abutment connection
    • limited punch out
  • soft tissue remodeling


適合補 papillae 的 graft source
  • subepithelial CTG from anterior palate
  • subepithelial CTG from posteriorpalate
  • de epithelialized FGG
  • tuberosity


de epithelialized FGG [ DGG ]
  • Zucchelli 發表
    • epithelium 厚度大約 300 µm
    • 去皮後,容易有殘留的上皮在 graft 上,因為 epithelium & connective tissue 有 interlocking
    • 因為會妨礙血液供應,建議將 fat tissue 去除

DGG 要去掉多少上皮
  • 上皮去除厚度:0.5 mm [ Motta  SHG. IJPRD 2017 ]
    • 因為 epithelium 厚度約 0.2 mm,且跟 thin or thick biotype 無關

DGG 成分
  • Graft 的成分 [  Bertl K, et al. J Periodontol. 2015 Dec;86(12):1331-9.]
    • 同一個人,不同部位的成分差異不大
    • 不同的人,graft 的成分差異很大
    • lamina propria 差異較大
    • epithelium 差異很小
  • 最佳質地的 lamina propria ,都在接近 epithelium 的下方,加上個體之間差異很大。
  • 使用 DGG ,可以得到較穩定的肉質與肉量。

DGG 之 Donor site 傷口保護法
  • 將 FGG 去皮。再將完整去下來的上皮,放回原本的 donor site。
    • Bosco AF. IJPRD 2007
  • 效果
    • 老師將下來的上皮剪掉一半。一半放回 donor site,另一半 donor site 放 膠原蛋白。
    • 12~19 天時,可見放上皮的部分已完全癒合。膠原蛋白處,明顯恢復較慢。
  • 何鳳娟醫師研究  [  Ho FC. Int J Esthet Dent . 2020;15(1):56-67. ]
    • 取薄的 FGG。去皮後,將上皮放回 donor site。用 suture & stent 保護。
    • donor site 在 10~15 天,95% 的病人 complete epithelialization
      • 文獻回顧,在兩週左右 complete epithelialization 比例約 50%
    • histology finding:可見上皮去的很乾淨。技術非常的好

de epithelialized FGG 優點
  • 可以取得廣範圍的 graft
  • 取的是 lamina propria
  • 去上皮之後,graft 狀態較類似 FGG,比較不會收縮
  • 將去下來的上皮,放回 donor site,可以增進傷口恢復
  • DGG 可以對折使用,增加補的厚度


Tuberosity Graft 

特性
  • cubic configuration
  • denser fibrous tissue
  • less shrinkage
  • less vascularized


用 tuberosity graft 案例:11 21 missing
  • 戴上 temp 可以發現,因爲之前有補骨過
    • MGJ distortion
    • horizontal soft tissue concave 
    • 11 21 papillae loss
  • 手術方法
    • 二次補骨時,同時補肉的厚度。
    • 取一塊 tuberosity graft 展開當第一層,放在 ridge crest 上方
    • 取對測 tuberosity graft 當第二層,放在 papillae 下
    • buccal flap 做 APF,沒完全 primary closure
  • 結果
    • 水平軟組織凹陷消失
    • MGJ 有往 apical 移位一些
    • papillae 也補起來
    • x ray 前後對照,vertical bone height 比 implant platform 高
    • 四年追蹤很穩定
  • 心得
    • 在美觀區,3-D 軟硬組織重建是比較的



大範圍缺牙 及 MGJ distortion  -- 如何 correct MGJ distortion 

案例:12-21 missing,  22 crown 
  • initial finding 

第一次 GBR
  • 術中 finding 
    • IHB:- 8 mm
    • 水平 bone width: 不足 4- 5 mm
  • 手術方法
    • 用 Honeycomb membrane 
  • 結果
    • 補骨後一年,buccal bone 有足夠寬度
    • platform bone height 足夠
    • IHB 距離仍過大

第二次 GBR 
  • 老師採取 Urban Vertical 2 的 safe track 作法,先二次補骨,下次手術在補肉
  • 2° GBR 方法:implant healing abutment + bone graft + Ossix plus membrane

第一次補肉:soft tissue augmentation
  • 術前:軟組織的厚度,與 papaillae 高度不足
  • 方法
    • 取兩塊 CTG
    • 一塊放在 crest 底部
    • 一塊對折,放在 papillae base
    • partial primary closure
  • 結果
    • 軟組織的厚度增厚
    • papillae 達到 contact point 位置
    • MGJ 有些微往 apical 移,不過 distortion 仍很嚴重

第二次補肉:改變 MGJ distortion
  • 術前:MGJ  distortion 仍很嚴重
  • 方法:Urban combination technique
    • flap APF
    • 取 strip FGG,固定在最 apical area
    • secondary exposed area 用 替代物 蓋住
  • 結果
    • 可見 MGJ 改善很多,KM 也增加了
    • 之前 soft tissue augmentation 的條件仍維持的很好。


難症處理 --- How could these be solved ?

兩個困難案例
  • 左下後牙 vertical defect
  • 上顎前牙 11 12 vertical defect

左下後牙 vertical defect
  • 術前:
    • 兩隻植體有 peri-implantitis ,
    • 植體移除之後,有明顯的 vertical defect 
  • vertical GBR 困難處
    • vertical defect 的 mesial site,骨頭斜坡非常陡
  • 手術方法:
    • 使用 Honeycomb membrane 補垂直骨頭
    • 靠近牙根處,放 可吸收膜
  • 結果
    • 順利補好垂直骨頭
    • 再補 FGG

上顎前牙 11 21 案例
  • 術前
    • 11 植體牙周炎
    • 12 vertical bone defect 
  • 困難處:
    • 12 11 有 vertical defect 
    • 自然牙與植體之間的 papillae 都 loss
  • 第一次補骨方法
    • Honeycomb membrane + autograft + DBBM + FGF-2
    • 8 個月後,順利將垂直骨缺損拉平,及補寬骨頭
  • 第二次 GBR + CTG
    • GBR:Ossixplus + 骨粉
    • CTG:看似 platform technique
  • 結果
    • 順利建立出 植體間 papillae

軟組織部分心得
  • 軟組織增補與 MGJ distortion 的改善,是大範圍補骨後最困難的地方
  • 石川老師早期使用 Ulei Grunder 的 interpositional graft,增厚牙肉及加寬 KM 
  • 牙肉增厚方法:這次演講,多了使用多層堆疊的 CTG,類似 Zucchelli + Urban 的方法,來增厚牙肉
  • MGJ distortion 方式:靠 APF, onlay graft, 及 Urban combination technique 處理


總結
Effects & Techniques of vertical hard and soft tissue augmentation in implant therapy
  • GBR 能將垂直骨頭高度不足的地方,補出骨頭讓植牙可以放入
  • 美觀區的補骨目的,不僅是能將植牙放入,要能支撐牙齒間的 papillae 高度,及預防 buccal mucosa recession
  • 補骨前,要用 template 去確認需要達到的 3-D 補骨基準。
  • GBR 的補出的骨頭,能長期支撐後牙的功能與健康,也能維持前牙區的美觀
  • Ti mesh, Ti honeycomb membrane ,可以達到 3-D 的外側性補骨


課後心得
  • 老師的作法,比較接近 Ulei Grunder 跟 Istvan Urban 的風格。強調先把骨頭補好,才有本錢補高軟組織
  • 很會補骨的人,一定要很會補牙肉,才能達到最終美觀的結果
  • 老師最有價值的地方,在於他將西方人做出來的強大補骨補肉的結果,非常漂亮的實踐在東方人身上。
  • 老師內容有些爭議處,只是個人經驗,不過也代表臨床上,我們很可能會碰到一樣的問題。
  • 覺得老師軟組織這段,細講應該可以講一整天,期待未來有機會聽到
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