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顎 2nd molar:ARP、解剖構造、植牙位置陷阱的關係

在 lower 2nd molar 常有植牙位置認知陷阱
分享一個案例,集中眾多臨床限制於其中

病人因為 47 不舒服,判斷無法保留之後,決定拔掉植牙
pano 可見 
  • distal root 
    • 明顯的 root resorption
    • 加上 bone defect,使得牙根完全懸空
  • mesial root
    • 顯得較短,無法確定是否 root resorption or 天生就短
    • 明顯的 PDL widening
  • mandibular canal
    • 兩個牙根明顯較短的前提,apex 離 canal 距離仍很近
    • 代表 canal 之上的 bone height 原本就很少
  • bony defect 
    • 延伸到 ramus 處,MD 大小超過 15 mm


牙齒拔掉之後,buccal bone height 沒有缺損

右圖:兩個牙根都異常的短,distal root 因為吸收導致 GP 外露
左圖:defect 範圍很大,所幸周圍骨牆皆完整

為避免拔牙後 ridge 吸收,導致很少的 bone height 更加不足,決定做 ARP 保存骨量

ARP 的材料:FDBA, Ossix plus membrane
再生膜打開後發現竟然買一送一,真是賺到,可惜只遇過這一次

ARP 術式:primary closure,以保存最多的骨量

在這個位置 ARP 後,不時會有補過頭的問題,可能會容易植牙位置太淺
處理方法,可參考之前的文章


除了骨頭可能太高的問題外
在 2nd molar 常有 anatomical 上的限制,導致臨床的挑戰
  • IAN 靠近咬合面,使 bone height 不多
  • 最後一顆,咬合最大,植牙需夠粗夠長
  • 上顎對咬牙掉下來,減少假牙重建空間
術後 pano 可見骨量保存的很好

植牙時,骨頭寬度與高度皆維持很好

選用最該系統最粗的植體,跟左圖術前相比,可見 ridge width 維持很好

選用系統最粗最短的植體,盡量的植到理想深度
參考前牙 CEJ,覺得應該再深點比較好

pano: implant 幾乎碰到 mental canal 了
CT :implant 剛好站在 canal 上,盡可能的利用病人的 bone height

術中有多次確認植牙深度,術後一週病人沒有麻痺的感覺

心得
  • 2nd molar 有許多先天的挑戰,術前需分析清楚
  • 植牙位置仍是關鍵,tx plan 會影響未來的結果
  • 有困難時,並非一定要植牙

留言

熱門文章